力得蓄电池6-FM-10 12V10AH参数及报价
力得蓄电池6-FM-10 12V10AH参数及报价
力得蓄电池6-FM-10 12V10AH参数及报价
后服务;
一、 本公司提供的售后服务方式
1. 包换服务:包换期内的产品,若出现确因厂方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用户可以到经销商处换新(外观损坏,作保修处理)。
2. 保修服务:保修期内的产品,若出现质量问题,用户可到当地售后服务中心享受保修服务;当地无售后服务中心,用户可委托经销商进行保修服务。
3. 维修服务:维修期内的产品,若出现质量问题,用户可以到当地售后服务中心或委托经销商要求维修服务。
二、 用户自购买日起,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产品若出现质量问题:
1. 整机三个月内包换,一年内保修,三年内有限维修。
2. 部件损坏保修两年。
力得NIDEL蓄电池产品特点
1、采用紧装配技术,具有优良的高率放电性能。
2、采用特殊的设计,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电液量几乎不会减少,使用寿命期间*加水。
3、采用特的耐腐蚀板栅合金、使用寿命长。
4、全部采用高纯原材料,电池自放电小。
5、采用气体再化合技术,电池具有高的密封反应效率,无酸雾析出,安全环保,无污染。
6、采用特殊的设计和高可靠的密封技术,确保电池密封,使用安全、可靠。
和燃油车比,新能源汽车的“心脏”易早衰。
5—8年是汽车动力电池的使用年限。有数据显示,2018年—2020年,全国累计报废动力电池将达12万—20万吨,到2025年动力电池年报废量或达35万吨。
为了给这些数量巨大的“下岗心脏”建立正规的“再就业”通道,工信部、科技部、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日前印发《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将于今年8月1日起施行。
规范市场秩序 “正规军”有望告别“吃不饱”
“私自拆卸、拆解动力蓄电池,由此导致环境污染或安全事故的,应承担相应责任。”《办法》13条明确规定,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若不进入正规回收通道,其所有人将承担责任。
“谁都想自己手中的废旧电池能实现利润的大值。”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循环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邦普集团副总裁余海军说,现阶段正规企业常常“吃不饱”,“**者得”“非法倒卖”等恶性竞争的方法,使得大部分废旧电池流入到无资质的小作坊。
期待从严从重打击汽车电池非法回收产业链的还有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他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搞非法回收的违法成本很低,而且和正规回收相比,成本低、不缴税、无环保投入,也没有物流、仓储成本。这样的“一本万利”使得正规企业和其竞争时处于劣势。“整顿和改变目前铅蓄电池回收市场的混乱无序,还需要尽快出台《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实施细则。”张天任说。
有媒体报道,动力电池回收率仅为2%,余下的大量无法追溯的废旧电池将无法得到“善终”。其中的“善”指的是回收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废旧电池回收利用涉及拆解、萃取等物理和化学复杂工序,例如,作为技术与否的标志,金属综合回收率在正规电池回收企业已达到98.5%,小作坊可能不足50%。也就是说,非正规路径不仅可能起不到有效回收的作用,还难以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进一步危害。
除此之外,“游击队”对“正规军”的非正当竞争,还有可能导致回收的健康机制无法形成。“受技术、规模、市场波动等影响,回收企业的经济效益普遍较差。”余海军认为,苦练回收技术、却无市场回报的企业,在一段特殊时期内,应给予一定的倾斜,以利于企业坚守、等待市场形成。
“给电动车所有人的补贴,就是对正规健康回收机制的支持。”余海军建议,若实行补贴政策,那补贴的对象不该是主机厂或是电池厂,而是作为电池使用主体的消费者。这不仅能避免退役动力电池“**者得”的弊端,还能引导和鼓励消费者自觉自愿将废旧电池交给有资质的回收处理企业。
此外,《办法》还提出建立动力蓄电池溯源信息系统。以电池编码为信息载体,构建“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动力蓄电池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节点可控、责任可究,把动力电池回收大限度“截留”在正规渠道为目标。
引导技术 避免拐入循环“死胡同”
正规军也并非个个精悍,国内电池回收企业大致呈现“多而不强,大而不精”的现状。
余海军表示,为了提前布局,分得回收市场的“一杯羹”,大量的企业、资金跟风涌入,而忽略了企业自身的技术与生产能力。当前,国家也在积推出相关政策,以提高废旧动力电池回收的准入门槛。
“必须通过一套标准去引导技术,突破瓶颈,才能保证动力电池在循环路上避免拐入‘死胡同’。”余海军说。2017年,由邦普集团主导起草了国家标准《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拆解规范》《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余能检测》等发布,对废旧动力电池的拆解、检测、贮存、运输等技术作了明确要求。
“我国凭借广阔的消费市场在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方面进行了积探索研究,较好成效,但依然面临相关技术储备不足的困境。”余海军说,特别是在动力蓄电池生态设计、梯次利用、有价金属提取等关键共性技术和装备上都有待突破。
为此,《办法》支持开展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的科学技术研究,引导产学研协作,以市场化应用为导向,开展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模式。我国正在加快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依托业内骨干企业,积引导企业与科研院所联手协作,致力破解技术瓶颈,建立支撑体系,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绿色可持续发展。2018年1月,以邦普为主要依托单位的国内一个“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循环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获批建设。
共享回收渠道 呼唤跨行业“合作社”效应
电池回收的整个链条中,不应是某个阶段企业的“舞”,信息共享将是“经济节约”的渠道畅通方案。
“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链条长、环节多、范围广,涉及管理制度、政策衔接及市场机制等诸多方面。”余海军认为,建立回收利用体系、实施溯源管理、完善标准体系等,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促成汽车生产、电池生产、综合利用等企业加强合作,形成跨行业的联合共同体,形成“合作社”效应。
例如“生产者责任延伸制”中明确的回收责任主体是主机厂,但事实上大部分主机厂并没有回收网点。“如果能够利用现有资源加快共建共享的回收渠道,不仅能节约建设成本,还能减少回收流通环节,节约回收成本。”余海军认为,废旧电池的“蛋糕”虽然大,但是要回收到手里,能够进行拆解等再利用才能体现“蛋糕”,而其间的成本越低,越大。
此外,对于电池的梯次利用,即“玩具车用完、遥控器用”的“吃干榨净”思路,余海军认为,目前的技术、标准化和回收体系建设水平还不足够实施好梯次利用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