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迪司蓄电池MF12-40参数及产品简介
雷迪司蓄电池MF12-40参数及产品简介
雷迪司蓄电池MF12-40参数及产品简介
雷迪司电池维护保养:
月度保养
1.全面清洁,保持外壳、端子的干净整洁及排气孔的畅通;
2.检查壳体有无变形,端子是否腐蚀变色,是否漏液;
3.测量和记录环境温度、电池外壳温度和柱温度;
4.测量和记录电池组的总电压,充电电压发生漂移或环境变化应及时调整充电参数。
季度保养
1.重复月度保养的各项;
2.测量和记录单只电池浮充电压、浮充电流等参数,并及时调整;
3.检查连接部件是否松动,如有松动应紧固螺丝;
4.对电池进行均衡充电,充电时间24H。
年度保养
1.重复季度保养的各项;
2.检查安全阀是否松动,并旋紧,但切勿卸下安全阀;
3.电池组以实际负荷进行一次核对性放电实验,放出额定容量的30%~40%。
与此同时,张成斌建议国家应和实施动力电池回收奖惩措施。比如,对未按照回收政策履行责任义务的企业进行行政和经济处罚,甚至与车辆公告和电池目录挂钩;对电池回收企业和电池再利用企业按照电池套数、容量等方式进行补贴、税收优惠,保证回收再利用企业的经济性;对消费者采用押金和奖励并行制度,消费者主动上交废旧电池时,退回押金并增加额外补偿……
区汉成透露,目前公司准备联合北汽新能源等几家车厂和电池制造工厂,计划在河北建设一个京津冀区域的动力电池回收点。通过资源整合,打造一个动力电池回收的公共服务平台。
不少电池企业开始进军电池回收,比亚迪、中航锂电等生产动力电池的企业,均已布局动力电池的梯度利用业务。媒体透露,国轩高科将共同开发电池回收和梯次利用相关技术及市场,2017年,国轩高科储能市场销售规模规划约10亿元,并将建成电池拆解资源回收中试线,日处理2000只电芯。
相关链接
充分实施“延伸生产者责任”制度
发达国家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机制,充分实施“延伸生产者责任”制度,利用法律强制力对各个环节进行规定,约束整个电池生命周期的各个相关主体,使其必须按照法律规定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并对违反法律规定的主体进行严厉的惩罚。
美国:针对废旧电池立法涉及联邦、州及地方 3 个层面,对废旧电池的生产、收集、运输和贮存等过程提出技术规范,并采取生产者责任延伸和押金制度。
欧盟:采用生产者承担回收费用的强制回收制度,并对电池使用者提出法定义务。自1990年起,欧洲车厂已开始强调在汽车中使用可回收的材质及零组件再利用。欧盟从2008年开始强制回收废旧电池,回收费用则由生产厂家来负担。
德国:回收领域较为成熟,电池生产和进口商必须在登记;经销商要组织收回机制,配合生产企业向消费者介绍在哪儿能回收电池;终,用户有义务将废旧电池交给的回收机构。
日本:在回收处理废电池方面一直走在世界**。从1994年10月起,日本电池生产厂商建立“蓄电池生产—销售—回收—再生处理”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这是建立在每一位厂家自愿努力的基础上,零售商家、汽车销售商和加油站从消费者那里回收废旧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