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联蓄电池MX12550 12V5H规格参数
友联蓄电池MX12550 12V5H规格参数
友联蓄电池MX12550 12V5H规格参数
友联蓄电池特点:
1、命、高容量、优越的过放电后的恢复性;
2、电池气密性好、安全性高、可充电;
3、电池防漏液的结构、具有免维护的特性;
4、电池具有抗过充电、抗过放电、耐振动、耐冲击的特点,
5、电池可任意位置放置,便于保护和使用;
6、电池能量密度的提高,实现了电池的小型化,轻量化;
铅酸电池能满足客户需要,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友联蓄电池具有、经济维护省力等特点,符合客户的要求。随着电子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免维护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已被广泛地使用,并得到广大用户的。
特点:
1.维护简单
充电时,电池内部产生的氧气大部分被板吸收还原成电解液,基本没有电解液减少。
2.持液性高
电解液被吸收于特殊的隔板中,保持不流动状态,所以即使倒下也可使用。(倒下过90度以上不能使用)
3.安全性能
由于**过充电操作失误引起过多的气体可以放出,防止电池的破裂。
4.自放电小
用特殊铅酸合金生产板栅,把自放电控制在*小。
5.寿命长、经济性好
电池的板栅采用耐腐蚀性好的特种铅***,同时采用特殊隔板能保住电解液,再同时用强力压紧正板活性物质,防止脱落,所以是一种寿命长、经济的电池。
6.内阻小
由于内阻小,大电流放电特性好。
7.深放电后有优良的恢复能力
万一出现长期放电,只要充分充电,基本不出现容量降低,很快可以恢复。
友联蓄电池的内阻测量
蓄电池的容量与蓄电池内阻有大的关系,内阻大小基本可以判断蓄电池的好坏。
蓄电池内阻测试设备的种类很多,其主要区别的测试蓄电池的种类不一样,测试的蓄电池的容量和端电压不一样,一般都使用交流注入法进行测试。实际上蓄电池变坏的周期是以周为单位的,换句话说蓄电池的性能的突变是在14天内完成的,从这个特点来讲,我们应该每周做一次内阻检测,但对电力和通讯行业,这种强度是不能实现的,建议至少要每个季度测试一次,美国的维护规范也是这样要求的,低的也要一年检测一次,对重要的系统,不容许发生任何断电。
今年8月1日,动力锂电池两项重磅法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和《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暂行规定》颁布,标志着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正式进入监管和实施阶段。车用锂离子电池真正产业化尚不足十年时间,但已开始未雨绸缪,回收环节监管已经提前到位。有观点认为,这是吸取了铅蓄电池回收监管难、污染严重的前车之鉴。数据显示,当前全国每年产生的废旧铅蓄电池过600万吨,其中60%以**入非正规渠道,年“倒酸”过30万吨左右,对生态环境造成很严重的污染。
image.png
铅蓄电池回收情况
“废旧铅蓄电池回收率其实很高,只是能进入规范渠道的很少,有相当一部分流入了没有相关资质的小作坊式企业。”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彦龙向电池中国网透露,一些不规范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回收过程中不进行环保处理,会出现“倒酸”等现象,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国家环境保护铅酸蓄电池生产和回收再生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以下简称“电池环保中心”)副主任刘孝伟也认为,废旧铅蓄电池回收市场长期由 “流动商贩”控制,环保措施不到位,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值得注意的是,非法回收的废旧铅蓄电池终又会流向非法小冶炼厂,导致正规再生铅企业原料供应不足,形成恶性循环,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同时造成国家财税损失。
资质审批困难 监管滞后致回收产业链不健全
过60%以上的废铅旧蓄电池都流入了非正规渠道,除了资本逐利使然,回收资质申请难也不容忽视。有业内人士向电池中国网透露,废旧铅蓄电池企业资质申请困难、审批程序非常繁琐是导致国内正规回收企业较少的主要原因,这无形中也促成了多废旧铅蓄电池只能流向非正规渠道。
日前,江苏淮安检察机关查处一起非法铅冶炼案,嫌疑人回收、拆解废旧铅蓄电池15000余吨,获利1000余万元,而要恢复由其破坏的生态则需要2000万元。废旧铅蓄电池如果无法进行环保回收,长久下去对环境的破坏将是十分严重的。
“国家政策鼓励铅酸蓄电池厂利用自有的销售渠道逆向回收。但现实情况是,很多铅蓄电池厂没有回收资质。”刘彦龙进一步解释道,“每一个电池厂可能在全国有几百甚至上千个销售网点,而销售网点办理回收资质都需要非常繁琐的手续。对企业来说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都很高,压力很大”。据悉,目前国内一些机构和铅蓄电池企业也在积尝试探索可行性的回收渠道体系建设。
企业和机构积探索回收体系建设
image.png
铅蓄电池回收体系
如“铅蓄电池行业战略研究及废铅蓄电池回收体系建设试点”项目,就是由研究机构和企业共同参与,并依托电池生产企业现有销售网络建立起来的铅蓄电池回收体系。截至目前,仅参与单位之一的威集团,就在全国拥有3000个代理商、63万个基层销售网点,营销网点及物流配送系统覆盖全国98%的省、市、县、乡镇。电池环保中心利用威电池现有销售网点及物流配送系统,通过“以旧换新、逆向物流”的模式回收废旧铅蓄电池。目前该中心正依托威集团的电池销售网络优势,在北京、天津、上海、山东、辽宁、广西、海南等省市废旧铅蓄电池回收试点资质,并顺利开展废旧铅蓄电池回收业务。试点期间,该中心按照环保要求在北京、天津等省市建立了517个暂存点、27个中转站,并与河北港安、河北金宇晟、天津东邦、岷山集团等多家再生铅厂签订了长期战略合作协议。
政策层面,为进一步加快建设和绿色循环低碳发展,2016年12月,**办公厅印发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要求引导铅蓄电池生产企业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追溯系统,将生产者对其产品承担的资源环境责任从生产环节延伸到产品设计、流通消费、回收利用、废物处置等全生命周期的制度体系建设。
为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加强对废旧铅蓄电池回收过程的管理,电池环保中心还开发了可接入生产企业、回收企业、经销商、物流商、再生企业和金融机构的电池全生命周期物联网管理系统,上级管理部门能够实时查看废旧铅蓄电池的收集、运输、暂存、中转以及跨省转移信息,实现废旧铅蓄电池流转全过程可视化管理,防止废电池流入非法冶炼企业。同时,该中心还将逐步将信息数据库纳入国家废电池相关信息监管平台,作为生产企业消费税减免的依据。
当然,铅蓄电池在中国发展历程比较久,产业规模大,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并非易事。刘孝伟认为,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还需蓄电池生产企业、废旧铅蓄电池回收企业、再生利用企业和行业协会及科研机构加强自律,落实好各自工作;同时尽快推动相关政策标准落地实施,积构建电池全生命周期物联网平台和电池绿色循环产业链建设。
随着电池回收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化,电池生产和再生铅企业合作不断加强。铅蓄电池企业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渠道优势,而再生铅企业应利用好自身的技术、管理、经验专长,双方共同打造电池“生产-回收-再生利用”绿色循环产业链,不断规范和完善整个电池生产、回收再生市场,以提升环保水平。
现阶段,由于审批困难,正规回收企业数量少仍然是制约废旧铅蓄电池回收的关键所在。刘彦龙认为,在加强废旧铅蓄电池回收管理的同时,应简化正规企业审批程序,给予多三方企业回收资质,同时健全监控机制和平台,对铅蓄电池生产、使用、收集、储存、回收和循环再利用进行监控。